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中国建筑科技馆首迎周末客流 数千人品味华夏建

来源:中国建材科技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0-09-09 02:54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昨日,中国建筑科技馆接待观众4227人次,迎来了第一个参观高峰。图为应县木塔模型。 ? ?楚天都市报记者萧颢摄 观众参观半坡遗址房屋模型 古代木质建筑模型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 楚

昨日,中国建筑科技馆接待观众4227人次,迎来了第一个参观高峰。图为应县木塔模型。 ? ?楚天都市报记者萧颢摄

观众参观半坡遗址房屋模型

古代木质建筑模型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

楚天都市报记者 徐颖 通讯员 连红 吴梦诗 黄颖 摄影:楚天都市报记者 萧颢

中国7000年前的建筑长什么样?梁思成发现的中国最早木结构建筑在哪里?曾登上央视《国家宝藏》的“样式雷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设计?在这里都可以找到答案。

8月19日,武汉光谷再添新地标——外形酷似一颗正在发芽的“种子”的中国建筑科技馆在汉开馆。这是中国首家以建筑科技为主题的展馆,馆内设有古代建筑、荆楚建筑、现代建筑、未来建筑等多个展厅。一部中国7000年建筑史,让观众惊叹!

7000年前的河姆渡房屋上住人下养畜

用木柱架起高出地面的房子,下层用来养动物、堆放杂物,上层用来住人。这样的建筑构造,早在几千年前祖先们就想到了,并且做到了!

中国建筑科技馆古代展厅展示的最早建筑,是位于浙江宁波余姚7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河姆渡房屋的模型,不少小观众围在四周细细观看。

馆方负责人白栋告诉记者,河姆渡的房屋属于干栏式建筑,由一排排的桩木作支架,桩木的上面架有大梁和小梁来承托地板。这种房屋能够非常好地适应中国南方潮湿的气候,上层用来住人,可以防潮防野兽,下层可以养一些家畜,一屋多用。

河姆渡房屋让考古学者和建筑学者更为惊喜的是,“在垂直相交的接点处发现了榫卯技术,把中国出现榫卯木作工艺的时间,从金属时代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。”

白栋说,中国建筑科技馆的每个展厅展示内容都有自己的特点。古代展厅展示的建筑元素,一木一瓦一雕无不体现着古人对美与趣味、对人与自然和谐的极致追求。

梁思成找到的“中国建筑第一瑰宝”

上个世纪,日本学者曾嘲讽地给中国古代建筑下了一条定论:中国已没有唐代时期的木构建筑,要看中国唐代木构建筑,就去日本的奈良、京都吧。1937年,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打破了这一“断言”,在山西五台山发现了佛光寺。

中国建筑科技馆古代展厅展示了佛光寺的建筑模型。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,隋唐时已是五台名刹。佛光寺之名远扬千里之外,在于它重建于唐大中十一年(公元857年)的主殿东大殿。

梁思成最早是从一张图片上认识佛光寺的,那是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拍摄的敦煌莫高窟第61窟壁画。壁画是一幅唐朝人绘制的完整清晰的五台山寺院图,其中有“大佛光之寺”。此后,梁思成和林徽因就开始了坚持不懈和艰辛异常的寻找。

1937年6月,夫妇俩雇了马车和毛驴,风尘仆仆来到五台山。辗转访问一些寺庙后,他们终于来到佛光寺,拭去千年尘封,在大殿木梁找到唐代墨书!梁思成激动地称其为“中国建筑第一瑰宝”。

有观众站在佛光寺文殊殿模型前感叹:“这么大跨度的建筑,居然只用了4根立柱,这是怎么做到的?真的是太牛了!”

文殊殿位于寺内前院北侧,是唐宋辽金时期仅存的一座悬山顶建筑实例,它的跨度为31.56米,是我国古代殿宇单体的跨度之最。内部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空间,是因为使用了减柱法,本应该至少需要12根柱子才能支撑起房屋,它却只用了4根。

4根立柱如何支撑起一座殿宇的主体结构?中国建筑科技馆副馆长尤玉宇告诉记者,为了弥补承载力的不足,文殊殿使用了非常粗长的木材,并且两端以斜木相撑,构成了类似于今天的“人字陀架”的结构,在当时的同类建筑中十分新颖。

像这样的巧妙设计,在中国古代优秀建筑中还有很多。展厅内一件南京灵谷寺无梁殿模型,展示了明代灵谷寺无梁殿的设计,砖石结构,没有梁,完全靠圆弧形的拱券来支撑整个结构。屋顶和拱券之间怎么连接、怎么受力,中间还有没有填充其他建筑材料,至今仍然是个谜。

江汉关和武大建筑入选

从央视《国家宝藏》节目中,很多观众知道,我们所熟知的故宫、天坛、颐和园、圆明园、避暑山庄、清东陵、清西陵等皇家建筑设计,竟然全部出自一个雷姓家族之手,这个家族就叫“样式雷”。从清代康熙到宣统的200多年里,这个家族有八代人主持了皇家建筑设计。

文章来源:《中国建材科技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jckjzz.cn/zonghexinwen/2020/0909/554.html



上一篇:中国建材(03323-HK)中期溢利53.87亿跌6%
下一篇:国新办发布|周育先:中国建材创新生产出0.03毫米